» 和平饭店联想

发布时间: 2015-05-29     浏览量:3257

  ■ 电力事业部    余泳


        当人们闲聊到上海的时候,恐怕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猛然浮现出金光耀目的外滩景象,以及那大气磅礴的旧时民国建筑群,我们外地人好像不到外滩走一走就如同没来过上海一样。

        从二千零七年算起每次出差我几乎都要到上海,这样算下来估计也不少于五十次了。每次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,感觉这种地方不适合自己停留,或者说没有停留的理由,用老婆的话说,“这地方再美,我也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向往”。的确如此,上海太繁华,短时间无从适应。五十次当中仅有的两次到外滩去逛,都算作是任务吧。一次是陪老婆,还有一次是陪同事,今天办事的地方离得很近,勉强算作第三次。这一次没有了任务反倒像是要完成任务一样走得更快,我不喜欢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随着川流不息的人群东张西望,四处拍照留影。如果说哪个地方能够让我有片刻的凝神,那一定是我有了联想。没错,我想起了上一次陪同事闲逛,我这好哥们儿从进了南京路步行街,脖子基本呈45度角上扬,嘴里不停的“哇、哇、哇塞,十里洋场,果然气势如虹”,接下来我们自己都被自己的幽默所感染,我们用时下最时髦的词汇,点评着擦肩而过的各色美女。哥们儿嘴里不停地哼着旧时明星周旋的《夜上海》的旋律,“大上海,大上海,我来了”,而我则不合时宜的用一句不标准的河南话附和着“俺是河南滴”,哈哈哈,哥们儿则严肃的对我说“咦…… 恁别这样说中不中?多丢人哩”,而后继续让我不停地给他拍照。

        今天又走过了拍照的地方,联想甚多,有一点意思,因为它一直埋在在我记忆的深处,记下来,日后供我回忆吧!

        和平饭店,五星级涉外酒店,今天的年轻人喜欢在这儿留影拍照,或许是因为它的建筑本身具有沧桑感,也或许是有一部周润发主演的香港电影与他同名。更多人则不知道,民国时期前后它叫华懋饭店。我的家乡有一位很了不起的学者,一直让我引以为自豪,因为他与鲁迅先生是至交。我在很早的时候读过他的一篇散文,里面讲述了他与鲁迅先生的一次闲谈,是关于穿着装扮的。鲁迅先生说:“有一次,我随随便便地穿着平常这一身,到一个相当讲究的饭店(即华懋饭店),访一个外国朋友(美国记者,史沫特莱女士),饭店的门丁,把我浑身上下一打量,直截了当地说:

   “走后门去!”

   这样饭店的‘后门’,通常只运东西或给‘下等人’走的。我只得绕了一个圈子,从后门进去,到了电梯跟前,开电梯的把我浑身上下一打量,连手都懒得抬,用脑袋向楼梯摆了一下,直截了当地说:

“走楼梯上去!”  

         我只得一层又一层地走上去。会见了朋友,聊过一阵天,告辞了。

   据说这位外国朋友住在这里,有一种惯例:从来送客,只到自己房门为止,不越雷池一步。这一点,饭店的门丁、开电梯的,以及勤杂人员等等,都司空见惯了。不料这次可破例了。这位外国人不但非常亲切而恭敬地把我送出房门,送上电梯,陪我下了电梯,一直送到正门口,恭敬而亲切地握手言别,而且望着我的背影,目送着我远去之后,才转身回去。刚才不让我走正门的门丁和让我步行上楼的开电梯的人,都满怀疑惧地闭在闷葫芦中……

  他喷了一口烟,最后结束说:

  这样社会,古今中外,易地则皆然。可见穿着也不能等闲视之呀。

华懋饭店,变成了今天的和平饭店。近百年沧桑,虽然物是人非,但是繁华依旧。门店墙壁的橱窗上镶满了灯光宝气的高端瑞士手表,门口依然有门丁在站立,我从他身旁走过,看见他用眼里的余光在打量着我,我心想,我又不是鲁迅,不用走后门吧

上一篇:» 金源员工--感悟2014>

下一篇:» 时间都去哪了>